5297-作者:方志良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R4(C):R4原因责任,选择做的,数学特征值为(C/c),R4(C)表示当一件事情发生与自身利益有关时,往往会选择为了组织(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大我)。比如:公司经济危机,好几个月的工资都没有发,好多同事都离开了,只有小王不离不弃,与公司共进退。

【方老师关于传统矩阵模型理论的理解】

 

4R矩阵之所以经典就是假设责任主客体对象动力驱动系统的二元论矩阵,这与传统模型平面思维最大的区别。

 

传统管理矩阵最大的问题在于四个象限要不都是好的,要不都是差的,无法理性区别出每个象限好的与差的表现,也就是说每个象限的高低阶无法理性区别。

 

传统矩阵XY构建理论有一个弊端就是XY关联性比较狭义,只要想到的两个元素都可以在XY维度进行高低、好坏的自由边界约定。比如,德才理论(中国的德才兼备理论),时间管理理论(紧急与重要),情境理论的工作(任务)与关系,任务与关系的构建关联管理模型,把(工作)任务作为X,那么X1为低任务,X2为高任务;把关系作为Y维度,则Y1为低关系,Y2为高关系。

最后得出:

象限一为(低任务,低关系):教授式

象限二为(高任务,低关系):命令式

象限三为(低任务,高关系):参与式

象限四为(高任务,高关系):说服式

 

这是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卡曼教授提出的一种情境理论。这个领导行为理论的核心对象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当然就包括技术、业务水平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要素,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把领导与被领导对象的行为与关系的评价体系在每个象限中形成复数形态。

 

这类矩阵理论共同点就是在XY形式上对其横向或纵向的切割,无非在某个象限内进行(X,Y)的高低阶(复数形态)的识别,最终结果就是每个象限呈现明显的优劣分布图,这并非一个成熟理论的数学建构模型的特征。

 

传统管理理论一般都是研究个体行为,始终是平面化研究,而4R4P是从责任对象论出发,有了责任主体和责任客体的概念,从而体现在X轴上:外驱动即为以责任客体需求为导向的驱动,内驱动既为以责任主体需求为导向的驱动。此为4R4P理性责任矩阵在传统管理矩阵基础上的一次升华,而象限内高低阶的划分又是另一次升华!

 

【学员由方老师的阐述而产生的感悟】

 

传统矩阵的两个纬度XY轴本身就是从左到右、从下到上都是由好到差的属性,比如X轴可能是“满意”和“不满意”,本身X1和X2已经有了高低阶之分了,所以最终形成的四个象限每个都是单纯的高阶或者低阶表示;

 

而4R4P的矩阵中,XY纬度的构建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客观地从社会动态行动和社会静态关系上来构建,从而形成的四个象限本身无好坏之分,但是各个象限内却又存在高阶和低阶两种状态。

 

我们对传统象限的印象一般是:左下角的是最差的状态,右上角是最好的状态,这种矩阵太平面化,不够立体。

 

为什么传统管理理论是平面化的,而理性责任矩阵是立体?为什么责任前面我们加了“理性”二字?其中很大的区别就在于矩阵XY的构建上!传统管理矩阵构建时,其所用词汇本身就是一种评价,维度本身就加上了人们的评价,比如:低任务、低关系、高意愿、低能力等等,其中所用的“高”和“低”本身就是一种评价了!既然从维度上就加上了人的主观评价,那么最终形成的矩阵还是客观理性的吗?不!这更像是经验的总结而已,因为是经验,所以有评价!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责任单位:R=R4(C)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责任4R矩阵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责任R=社会(组织)关系(Y轴)*社会(组织)行为(X轴)

X为责任动力系统,即社会(组织)所期待的社会(组织)行动或行动模式;

Y为责任静力系统,即社会(组织)行为指导、评价、判断、处置的规则系统。
因此根据责任两个维度,我们构建了责任(4R)矩阵,并提出四个责任单位:角色责任R1、能力责任R2、义务责任R3、原因责任R4概念。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