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我们人格因素,一般来说,包括四个要素:态度、意志、情绪与理智。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句话,人要承担大任,能够担负责任,就务必要在其意志上反复锤炼。人的意志力犹如(0~n)刻度的弹簧,挤挤还是有空间的。
冲动是魔鬼,生活中总是听到一些悲剧的故事,某个小商贩与顾客为了1块钱发生了冲突,在顾客的语言侮辱下,最后小商贩居然用刀把顾客捅死。马加爵因打牌的小小纠纷,受到同学的羞辱后,居然心存杀机,把好几个同学杀死。这个两个真实事件都是在人失去理智后的冲动行为造成的悲剧。人的理智犹如钟摆,忽左忽右,一不留神就会酿下大祸。
那么,究竟是人的意志重要还是理智重要?理智与意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意志与理智的责任动力故事两则:
意志与理智的责任动力故事一:愚公移山
在一个特定的责任事件中,对于责任人的责任动力的褒贬不一的评价,常常体现在意志与理智方面的矛盾。比如,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我们都知道,大部分人赞美愚公的坚持不懈与坚定不移的意志,但也不乏一部分人提出异议认为愚公愚昧不自量力的不理智。
如果用责任动力学来分析愚公移山的责任动力,正是因为愚公在大自然改造面前,愚公世世代代只能一铲子一铲子的挖山,体现出的能力责任低阶,唯一能够支持他们世代坚定不移的只能靠意志作为责任动力因素;同样面对庞然大物两座大山,人在山的面前只能是蝼蚁一样的渺小,如果去移山只能说明这个人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非常不理智。这就是责任动力的意志与理智的本质矛盾。
意志与理智的责任动力故事二:爬山与跳楼
做一个小小的责任动力测试实验:
1,爬山的责任动力机制
现在给你10块钱,让你在山坡上爬10米高度,相信很多人会欣然答应。假如给10块钱,让你爬100米,可能你就不太愿意干了,但如果给100块,你又会非常有动力往上爬。以此类推,只要给的钱越多,激励的足够,你就会爬得更高,直到你爬不动。
2,跳楼的责任动力机制
同样给你10块钱,让你从一米的高度往下跳,相信话没说完,你就跳下去领赏了。可是,让你从两米的高度还是只给10块钱,这个时候你可能会犹豫了,毕竟10块钱太少,这样做不值得。但如果给100块,你一定会毫不犹豫跳下去。接下来把高度调到3米,只给100块的条件,很多人会放弃,但如果调到1000块,很多人又开始会动摇,最终还是会跳下去。再次调到4米,1000块的条件,又开始犹豫了,很多人最终会放弃,但如果把奖金提高10000块,又有很多人会冒险跳下去。5米以上,大部分人你给他10万,他也不会跳,因为有受伤甚至重伤的危险,继续加高到5楼高度,很多人会说,你就算给我10个亿,我也不会跳,跳下去就有生命危险,当然也有人会说,等我写一份遗书,把钱给我的家人。
通过这两个测试,我们现在知道了,意志犹如爬山,爬山没有危险,只有困难与挑战,意志让我们咬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艰难,如果用好我们的意志力就可以战胜困难;;而理智犹如跳楼,在诱惑面前我们同样会面临危险,诱惑越大,面临的危险就越大,我们只好用理智来判断诱惑与危险情势。
我们习惯用《西游记》的四个人物性格来分析职场性格,尤其是孙悟空与唐僧这两个人物的人物性格。很多人认为唐僧与孙悟空能够取得真经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坚定不移,意志力对于唐僧固然重要,但唐僧最大的责任性格特征是理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孙悟空一路上的艰难险阻都是与妖怪们的打斗,是明争,犹如爬山,只要意志力坚持了就能够成功;而我们的唐僧一路上的真正危险都是形形色色的“美色诱惑”的暗斗,如果没有取经的信念与美色诱惑的理智判断,一不小心就会掉入美色陷阱深渊,也就再也没有资格与机会去取经。
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情境下,如果我们没有用好自己的理智去做判断、做选择,一旦失去理智冲动,日后再大的意志力去坚持,也会全功尽弃。
理智则让我们做判断,把握方向;意志让我们做坚持,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