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了从个体行为到组织(职场)行为的转化,那么基于在物理对象、数理对象、心里对象、精神对象等方面与组织的契合,一方面是给职场新人提供了如何具备主人翁精神的方向,另一方面也给职场老人提供了更能与组织保持一致的方向,这也是我们职场责任感的第一个出发点。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分析,作为职场人士,我们为什么要具备主人翁精神,为什么要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为什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能代表组织的形象和精神?那么通过《老子明天不上班》案例,和我们在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方面的演练和对比,可以看出来,中间的核心区别,就在于评价。
进入职场,我们就要面临来自组织内部的评价,与组织共同发展,我们就要面临来自组织外部的评价,这种评价,就是我们组织行为的根本动力,如果我们不在乎组织对我们的评价,组织不在乎外界的评价,那么传统意义上的责任感,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
那有的人可能就想问了,为什么是组织来评价我们,而不是我们去评价组织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菜场与职场》的案例。那么这个案例,就是特别典型的,评价主客体位置不同,所造成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的不同。那么大家来思考,在我们的职场生涯中,有没有类似的评价与被评价的错置呢?
分析完我们这些现象后,我们再来分析,错置评价的原因在哪里?很显然,我们把自己错置在了一个评价与被评价的位置。所以在向个体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具备对四种对象的转化思维,更重要的,还要注意转化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思维。
主体思维,就是站在一个主体的位置,让组织或者他人来对我进行评价,通俗来讲,首先我要来承担这个责任。
客体思维,就是站在一个客体的位置,去评价组织或者他人,通俗来讲,我想要去评价对方的责任感。
如果每个加入组织的人,都抱着客体思维去评价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必然是不稳定的,大家就失去了个体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化的约束力,不仅组织无法长久,个人也无法适应组织。
那如果每个加入组织的人,都抱着主体思维被组织评价,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个体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化的约束力,那么组织是长久的,个人也能在组织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这就是个人加入组织,个体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第一个思维——主客体思维。
主客体的思维就是评价的思维,职场人士的责任,就是职场行为的评价。用主体思维来承担责任,接受组织对个人的评价,就是我们能够为组织做的第一个贡献。懂得了评价,才能懂得责任感,懂得了评价的主客体思维,才能懂得如何去承担责任。
分析到这里之后,我们明白了责任就是评价,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基于“提高责任感”的出发点,我们有没有用上责任主体思维呢?我们的思维、语言、行为,哪些是在评价他人,哪些是在被他人评价呢?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会继续深入分析,职场中责任的评价,有没有逻辑可循?在具备责任主体被评价的思维之后,如果更好的分析评价的逻辑,去优化自己的行为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