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常态责任思维固然是高阶与高阶的比较容易理解,但真实的情况下则是很多人存在责任低阶本位主义,尤其是R1(-1)顾虑后不愿意帮助他人,因此说逆向思考低阶的责任心理更加容易触动当事人与管理者。
问题发生后,当我们问身边的人,你为什么不帮帮他?一般情况回答都是,我当时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呀!走不开岗位!…
在Ra>Rb优先顺序现象中,任何一组公式存在都是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始责任现象,我们为什么
一时想不出这样的现象故事,就是因为我们管理体验太少,另外每一组优先顺序公式都可以找到一个或几个特别可以概括归纳这种责任现象的词汇、成语、俗语等,比如R1(-1)>R1(-1)=(两害相权取其轻),R1(-1)>R1(0)=(打破常规 )。最终我们可以通过现象回归责任管理的本质。
这个故事之所以我认同作者就是因为存在两个责任主体面对一个责任客体的隐性诉求的比较(其实也包括A服务人员的诉求)。
高阶优先容易写,低阶优先则更是反映管理的本质!
【4R4P分析:我离开收银台的本职岗位R1(-1),去做服务员续水的活是R3(+1),同时B服务员的表现为R3(0),这会影响顾客的对我们茶餐厅的评价和印象,我的灵活应变受到了顾客和老板的好评,是R1(-1)>R3(0)。】
故事的灵魂在于对低阶本位主义的诠释,采用高阶属于说教模式,比较难达到启发性,这是因为责任主体的习惯性认为自己完全可以义务责任R3(0),因为要考虑自己角色责任R1(-1)问题,或者干脆拿自己R1(-1)作为塘塞的借口,这也是很多服务行业或企业普遍存在的责任现象。
管理费力最小不是理解而是启发!
这个职场故事告诉我们:很多R3(+1)增值工作,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因为岗位分工角色责任R1是相同的,因此,只需要从R3(0)进阶一阶即可触手可及!而对其他的人因工作性质不同,也即岗位分工角色责任R1不同则需要从R1(-1)进阶到R3象限(即其他岗位的角色责任R1的补充),难度系数更大,也容易出现其他的常态性管理问题。
当一个企业内部大量存在从角色责任R1到义务责任R3的进阶,就意味着部门内部同岗位的人缺乏合作意识,只能无奈需要跨部门的在R1(-1)的情况下去弥补。
这才是很多企业管理困难的真实写照。
从R3(0)到R3(+1)是同一部门部分员工合作利他意识的写照;企业管理需要跨部门员工从R1(-1)到R3(+1)则是跨部门员工企业大局观意识的觉醒!更是企业某部门内合作的大问题!
附原文:
责任公式:R1(-1)> R3(0)
【此文章未经方老师修改】
去年暑假我在茶餐厅做过兼职收银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茶餐厅有两位茶水服务员,顾客来的时候是谁接待这消费的提成就算在谁的的账上。有次客人来点茶水,A服务员接待了他们,后来顾客在消费的过程中需要续水,而恰巧此时A服务员不在服务台,B收银员觉得由于消费不记在她的工资上而推作不知。而在收银台值班的我面对这种情况毅然离开收银台帮助顾客续水,顾客对我表示感谢,老板回来之后听到顾客的好评也对我进行了褒奖,同时对B服务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4R4P分析:我离开收银台的本职岗位R1(-1),去做服务员续水的活是R3(+1),同时B服务员的表现为R3(0),这会影响顾客的对我们茶餐厅的评价和印象,我的灵活应变受到了顾客和老板的好评,是R1(-1)>R3(0)。
构成4R4P责任现象公式:R1(-1)>R3(0)
4R4P责任动力管理学院友情提示:在工作中,坚守岗位职责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因循守旧,面对紧急情况应灵活变对,不能以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对人对事,这是非常有害的一种心态。大家互帮互助对同事和公司都有益处,同时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颇有裨益。
文章这样分析也可以,但是还有更合适的公式来表达:R3(+1)>R1(0),这个故事重点强调的主题应该是有的时候R3比R1重要,从高阶来做比较能够令主题更加鲜明。
注:平平评论
纠正一下平平的思路:管理中常态责任思维固然是高阶与高阶的比较容易理解,但真实的情况下则是很多人存在责任低阶本位主义,尤其是R1(-1)顾虑后不愿意帮助他人,因此说逆向思考低阶的责任心理更加容易触动当事人与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