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责任不等式表达规律
我们日常语言中经常会使用一些“不等于”、“不代表”等转折词汇来作为某种意图的强调或申述。比如“我微笑不代表我快乐”,“失败不代表消沉”,“努力不等于成功”等……
这种“不等于”语言表达如果运用数学逻辑关系表达式则为“a≠b”,人们运用这种a≠b语言表达式来强调、说明、提醒与警示a和b之间存在着差别、差距或差异。运用了数学不等式的优势在于,让我们沟通交流的主题指向性清晰,逻辑性更加强,语言表达更简洁,事物关联对比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如何判断与发现“a≠b”语言表达式的规律,帮助我们理清人际关系中的关心和支持,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则可以通过责任不等式Ra≠Rb公式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Ra≠Rb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责任分类认知、提示、提醒的功能,我们常常会听到以下这样一些对话:
“做好这件事不等于你做好其他的工作,(所以不要大意)。”
这句话很常见,常常用于提醒、提示或警告他人不要轻敌、骄傲。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习惯在做好某件事情后感觉容易或简单,由此产生洋洋得意、不可一世、轻敌等轻飘飘的骄傲自满情绪或漫不经心的责任意识。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其他问题,相关人故而会对当事人说出这句话用于提醒。
“这件事做差了,不等于其他的事就做不好,(所以也不要气馁)。”
这句话也非常常见,常常用于提醒、安慰别人不要消极悲观。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习惯在做砸了某件看上去简单或不应该出错的事情后导致消极悲观、懊恼等负面情绪,以至于容易产生破罐破摔、一错再错、主动放弃等低阶负面的责任意识。为了避免当事人的责任问题情况的恶化,相关人会用这句话对当事人进行及时的善意提醒与安慰。
“他这个人有能力,但不一定(不等于)有奉献精神,(所以还是要多考核一段时间)。”
这句话常常用于提醒他人在用人的关键时候需要综合分析一个人的责任优缺点,不能因一个人的某方面
一时的良好表现而草率决定委以重任。因为一个有能力的人不等于也不代表就一定就有奉献精神或远大理想、格局抱负,为了避免以偏概全的用人失误的发生,我们常用这句话去告诫他人考虑问题需要慎重,不能仅凭一个人的能力责任表现好,就以为他的原因责任就一定行。
“他这个人虽然很会搞关系,但不一定就很有能力,(因此,我们还是要区别对待他的强项)。”
同样,这句话也是因为我们看到某人在义务责任方面表现有加后就以为他的能力责任也会很好,为了避免两种责任混淆,常用这句话作为劝慰他人慎重考虑责任不同优势。
……
以上这些对话在语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语句中含有“不等于”、“不代表”、“不一定”等关键转折词,而且语句表达上也基本是对他人的责任评价进行提示、提醒、告诫与警示等作用。现在我们可以用公式进行简化:
“做好这件事不等于你做好其他的工作,(所以不要大意)。”
运用责任公式表达为:R1(0)#R1(0)
“这件事做差了,不等于其他的事就做不好,所以也不要气馁。”
运用责任公式表达为:R2(L)#R2(L)
“他这个人有能力,但不一定(不等于)有奉献精神,所以还是要多考核一段时间”
运用责任公式表达为:R2(N)#R4(C)
“他这个人虽然很会搞关系,但不一定就很有能力,因此,我们还是要区别对待他的强项”
运用责任公式表达为:R3(+1)#R2(N)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符合责任不等式现象公式Ra≠Rb的语言表达逻辑,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个不同的责任不等式。这几句话其实仅仅是责任不等式现象Ra≠Rb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一小部分常见的语言表达,为了全面系统的理解我们传统的有关责任“不等于、不代表、不一定”的语言逻辑思维表达方式,我们完全可以通过Ra≠Rb对所有的“不等于、不代表”责任现象进行系统的内在分析,找出各自不同的实际用途为我们带来责任思维方式的改变与提升。
责任不等式的核心意义:
1,指向性:简化我们对于责任观念与形态的认知理解,指向明确;
2,逻辑性:通过责任不等式公式帮助我们建立系统的提示或警示语言表达体系的逻辑思维模式;
3,关联性:从A责任现象能够及时判断B责任现象的关联意义;
4,简洁性:让我们在帮助他人时更具有说服力与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