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6-作者:韩雨

  青少年责商  行为习惯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4R4P青少年成长系列
金龙老师家庭教育感悟

——家庭教育“教”什么?


分享学员:宁波韩雨

2016年12月8日

(该文章未经过方老师修改)


各位家长、各位专家


大家好!“孙金龙家庭教育感悟”从今天起开播了。我是北京华夏正源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铸基教育”创始人孙金龙。很高兴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事情,同时也盼望专家们给予批评和指正。


家庭教育“教”什么呢?我的感悟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习惯,其次才是教知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这个地方: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知识,其次才是教习惯。


因为学校有专门的老师按照国家教学大纲给孩子传授知识,而我们绝大多数家长不具备这个专业知识,也没有教师资格证。


大家可以算一下,一个孩子每年在学校的时间,大概是200天左右。在这200天中,按照规定: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能超过8小时,当然了住校生除外。这样我们大家就可以算出来,孩子在家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学校的时间。因此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好习惯。


我们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周围朋友的孩子,有的孩子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养成学习好习惯。比如孩子放学回到家本来应该写作业,可是在写作业的这个过程中总是不能一心一意地去完成,刚写了一会儿要喝水,又写了一会儿要上厕所,再写了一会儿又要吃香蕉。那么这样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养成了磨蹭的不良习惯。而要养成不磨蹭的好习惯,肯定是在家写作业这个过程中实现的。


因为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孩子在未满18周岁之前,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法定监护人,所以孩子习惯的养成应该是由爸爸妈妈在监护中养成的。


再比如,我们想让孩子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好习惯,这个肯定也是在家养成的。那么,一个行为养成习惯需要多长时间呢?按照国内外公认的说法是这样的:一个行为养成习惯需要连续坚持21天,然后呢再用三个月的时间去巩固。也就是说四个月可以养成好习惯。比如我们想让孩子养成早上七点起床的好习惯,我们就要让孩子连续坚持21天。大家注意一下刚才我说的“连续”,这个“连续”就是包括星期六、星期日也要坚持。


21天就是3个星期。每个星期的每一天都要让孩子一到七点钟闹钟一响就起床。这个21天是一个适应阶段,过了21天基本上就可以适应了,适应以后再用三个月巩固。这样四个月以后孩子早上七点钟起床的好习惯就养成了。但是目前家长在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很容易见好就收,这样很容易功亏一篑,也就是说孩子刚刚适应了七点钟起床,家长一看,差不多自己能起床了,然后就不去巩固了,这也是很多好习惯养不成的重要原因。


既然我们知道四个月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后边我们就应该想一想:克服一个不良习惯至少也需要四个月以上的时间。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这个过程中,我们爸爸妈妈也要注意不能见好就收。如果见好就收就纠正不过来,也容易功亏一篑。


好,这就是今天的“孙金龙家庭教育感悟”。以后争取每天都能感悟一次,欢迎大家对这个感悟进行批讲和指正,也欢迎大家就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好,谢谢!

原文链接:家庭教育“教”什么

http://www.lizhi.fm/1541958/2565706251974629382


责任动力学分析----

孙金龙老师在这堂课中讲了两点:


1.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其次才是学习成绩。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这是能力责任高阶R2(N)]。


2.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需要连续坚持4个月的时间,否则就会功亏一篑。[这是角色责任高阶R1(0) ]。


责任动力学公式R=R1(0)+R2(N)=+1=家庭教育在于父母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需要连续坚持四个月。(这是第一责任现象第五层次责任强强联合)


责任动力学应用----

成功,是需要长期训练,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才能获得的。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耐力和毅力的不断训练下才能达到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好坏与智力因素相关不大,而与非智力因素——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联很大。


任何一种习惯,它会内化到你的行为中去。比如在马路上骑车,你会自觉地靠右行驶,看见公交车来了,你会自觉得从前门上去,而不用通过大脑去想一下。每一种习惯都会成为你行为的一部分,伴随你一生,好习惯会让你一生受益,而坏习惯也会给你带来终生的危害。


中国4R4P管理学院友情提示----

很多的家长或者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注重在学习成绩上,而把习惯的养成看作可有可无。造成现在的教育上出现了“一分遮百丑”的现象,教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前一阵子在新闻里看到:有的大学生连衣服都不会洗,住校期间把脏衣服用快递发到家里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洗,这样的孩子以后到了社会上,你能指望他成为国家栋梁吗?


所以说注重习惯的培养,也是当今教育改革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二现象:R2R(两个责任主体)

责任现象学公式:R1(0)2 R2(N)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责任对象论系统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