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7-作者:宋晶-山西太原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R1(-1):角色在规则下必须做的事,数学逻辑特征值为(-1,0),R1(-1)意思为违反了规则范围内的事情,属于角色责任低阶的表现。比如:公司规定九点上班,小王九点半上班,小王迟到属于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做到,属于R1(-1)。


如果父母在规则教育的问题上采取的办法不得当,孩子的行为不仅不会控制还可能引发其它负面的行为。

一个孩子穿鞋在床上蹦,如果你认为是弄脏了床,你就会说:“赶快给我下来!你不能这么做!”如果你认为孩子只是玩玩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就会说:“蹦一会儿就下来哈。”如果你特别溺爱和宠爱孩子,你会说:“宝宝跳得可真高,当心别摔着。”如果你看孩子玩,心里还想着忙其它事情,你还可能这么说:“好了下来吧,妈妈还要做饭,没空陪你。”最糟糕的是,如果你认为孩子这么做是故意在气你,和你做对,你会气急败坏地说:“说你几遍了,不听是吧!你过来,看我不打你!”



孩子们的行为其实很简单,但一个家庭的教育却不那么简单。父母的教育是使孩子产生不同性格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说,孩子的性格其实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不仅仅是他们的行为还有背后的种种家庭教育。

 

当然,如果你还尊重孩子,还想缓和亲子关系并且期望运用正面教育的话,当孩子R1(-1)时,我们也要避免这样对孩子说:

“你可真是笨死了!”

“我怎么这么倒霉生了你这么个讨债鬼!”

“我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听话?!”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多乖多听话,你好好学学!”……

 

由此可见,在积极正面地管教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自己:“我绝不被情绪控制,我要冷静,我要找出情绪以外的解决方法。”

控制负面情绪说起来简单,却不是人人都可以收放自如的,大部分人都会不知不觉地被它所控制,一不小心就中了负面情绪的圈套,不信,大家来测一测: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踢猫效应:一个男主人被上司批评之后,心情不好回去与妻子吵了一架。妻子的愤怒无处发泄,就把旁边玩耍的孩子训斥了一番。受了斥责的孩子怒火中烧,看到院子里的猫,就去狠狠踢了一脚,这就是负面情绪的循环。

踢猫效应是负面情绪在不同的人之间流动转移的过程,往往是由等级高向等级低转移,由强者向弱者转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孩子很容易就会成为父母负面情绪的发泄口,特别是在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

负面情绪发泄最严重的表现除了打骂、体罚孩子,还包括:恐吓、威胁、谩骂、摔砸东西等等。情绪失控会让你的表情及动作异常放大,面目狰狞、大发雷霆、嘶吼、愤怒、歇斯底里,甚至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去做的事情。

“我看你再打游戏,我现在就把手机给你砸掉!”

“你还不写作业是吧,那就别写了!那你上学有什么用?干脆也别上了!”愤怒地把孩子作业本拿起来撕掉。

“你给我住口,这是你跟父母讲话的态度吗?站过去,自己好好想想。”

“别站在我面前,你给我滚出去!我没你这么不听话的孩子!”

你如果真有像这种情绪失控的情况,那么我提醒你,这也叫R1(-1),你R1(-1)附体了!换句话说:冲动让你从妈妈、爸爸变成了大灰狼、狮子、老虎甚至是魔鬼。这就是负面情绪的第一种圈套:你被R1(-1)附体了!

 

负面情绪的第二个圈套:你确定不是R2(L)吗?

一次舞蹈课结束后,孩子们都在换衣服,一位妈妈不知什么原因开始斥责起孩子来:“磨蹭什么呢?赶紧换你的衣服……你傻呀,先脱了舞蹈裙……愣什么愣,做什么都这么慢……快点上厕所去,回来回来,你的鞋子呢?不穿鞋子就去啊,白痴啊!……自己把羽绒服穿上出来吧……”

我们都知道贬低和否定孩子是不对的、不好的,我们甚至觉得这些话自己从来不会说,但是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气愤时还是会冷不丁地冒出这些话来。

“你怎么就不长点记性呢?总是丢三拉四的!”

“你怎么又错了?这个题都错几遍了?你长没长脑子?”

 “就知道玩,你怎么没有一点儿上进心呀!”

“你看看都几点了,别玩了该睡觉了,能不能快点!”

“你能不能专心点?从来都做不好一件事情。”

这些语言,我们说都是属于R2(L)型语言,就是习惯用“聪明和笨拙、好和差、快和慢、高和低、优和劣”等等字眼来评价孩子,影射出对孩子能力问题的不满与指责的情绪。从成人的角度看孩子,本身就是强者与弱者身份的对立,当看到孩子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时,恨铁不能钢的负面情绪立刻占了上风,于是,掉进了R2(L)情绪旋涡。

 

负面情绪的第三个圈套:不知不觉就R3(0)了!

越小的孩子好奇心越重,喜欢东摸摸西碰碰,妈妈觉得孩子小,万一一个不注意就伤着了自己,所以不停地提醒着:

“不要爬到桌子底下,撞头”

“别摸热水瓶,当心烫手”

“不要在地上爬,地上脏”

“别碰抽屉,夹到手好疼”

“手要这样拿剪刀,不然会剪到手”

“苹果不是蓝色的,你画错了”

“生病了多休息才能好,别看书了”

起初,妈妈的关心出自于对孩子善意提醒和告知,结果妈妈自己形成了习惯,总是对孩子不放心,强调地次数越来越多,不停地说,不停地唠叨。

“上街时要注意安全”

“今天冷,多带件衣服”

“你就吃这点怎么够呢?!”

“我可为你操够心了!”

“跟你说多少回了,你就是不听!”

“不是早跟你说了,你还不信!”

“你这是想气死我呀!”

“你从来就没有让我省心过!”

关心过度,也叫做“超限效应”R3(0),是指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一两次的关心是R3(+1)孩子会觉得很温暖,你再想想说五遍、十遍后孩子还会有好心情,还会觉得是R3(+1)吗?这个+1早就+不上去咯!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让人感动,他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超限效应R3(0)的唠叨使原本温馨的爱,变成了厌烦的逆反——“爱”的负担。这也难怪孩子们会不听话,甚至不想跟你沟通。



哈哈,说了这么多,看来要培养孩子做到R1(0)的好习惯我们还真得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那么,爸爸、妈妈们,你们有好办法了吗?

这个难题留给大家,作为今天的作业。下期课程《成长第四步:习惯驾轻就熟》。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您对本期课程有任何疑问的话,可以随时私信我们群内个人名称带有“4R4P”标识的老师,他们都可以为您解答。感谢大家的收听,下次课程我们再见!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责任单位:R=R1(-1)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行动“四做原理”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必须做,努力做,应该做,选择做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