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付出感!
在当下“责任心、责任感”横行的感性责任思维模式的时代里,人们开始意识到很多带有“某某感”、“某某心”后缀词汇为话题的文章变得十分时髦,可谓横扫微信朋友圈。譬如“责任感、同理心、仪式感、付出感”等词汇为主题的文章,脍炙人口,颇受认同、好评与转载。
比如《付出感才是谋杀人类情感的首要元凶》一文关于爱情的心态是这样写道:“我的一切付出都是一场心甘情愿,我对此绝口不提。你若投桃报李,我会十分感激。你若无动于衷,我也不灰心丧气。”这也是该篇文章要阐述的核心为人处事理念。
这个问题根源在于,太多人习惯以为“对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也应该像我为你付出的那样对我才对!”正是因为一方存在这种等价交换的付出感心理扼杀了人类的各种情感。
按理说,这种付出感在中国传统老百姓家庭与社交圈已经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比如,春节家长“逼婚”、“逼生娃”一族,家长以为自己对子女付出了代价,子女也应该尽快成家安定,这样自己才放心。老板与员工、同事与同事,夫妻、朋友、情人之间都会普遍存在一方因付出的天平过度倾斜,另一方不买账而导致矛盾与冲突。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人们突然还会捡起这个俨然不是啥新鲜事物的话题呢?
答案在于,我们貌似开始正理性思考“责任”概念了!
正如过去,乃至现在,只要我们提到与责任搭边的事,脑子里就会下意识想到“责任心、责任感”词汇。
但真心不知道“责任心、责任感”究竟是啥玩意!同样,付出感究竟算不算责任感?等不等于责任感?过去全民无意识,大家都感性到底。
今天终于有人把这种现象宣泄出来了,咋能不感慨!
这种大家都不懂责任边界的古老又顽疾的责任思维模式带给我们太多的人际交往困惑与障碍:一方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付出,对方不仅不领情,甚至不屑一顾,更谈不上要回报;另一方抱怨你对我好是你自己的事,你不要用你的付出感来绑架我,我并不欠你的!
假如我们懂得理性的责任边界思维方式,就会明白付出感可以分为“必须做的、努力做的、应该做的与选择做的”的四种责任付出感。
人际交往中最多的付出感问题就是我对他人做了应该做的,他人却不对我做应该做的;同样,他人非要对我做应该做的,我没有强求,为什么一定要我对他做应该做的呢?带着这些“应该做2不应该做”的纠结,以至于彼此之间无法理解责任的基本边界与合理的价值交换评价所导致的根本性问题。
现如今很多文章只是道出了这些现象而并没有给出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基础,虽然可以产生一些思想共鸣,但如果感慨万千后依然不能正确理解责任感可以分为四种责任(角色责任、能力责任、义务责任与原因责任),付出感可以分为必须做的、努力做的、应该做的与选择做的付出感的话,一切都是枉然!
理性理解付出感,你需要理解责任的基本含义:
1,责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交换的评价,彼此都需要有一定的责任边界思维。
2,没有边界的责任思维,付出感越强,人与人之间的(责任)价值交换评价的破坏性越大!
最典型的付出感公式:
R3(+1)2R1(0)=我对你R3(+1)那么好,你对我不闻不问R3(0),因此我觉得付出不值当,我内心受不了,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就是付出感的其中一种责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