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服务过一家集成公司,当年行业老大,如今江河日下。老板曾是中关村赫赫有名的人物,与几个创业板上市的老板几乎差不多同时起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做着类似的业务,公司实力也旗鼓相当。如今物是人非,人与公司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公司的员工每每提起老板来,都异口同声地说,老板是个好人!提起公司来都皱起眉头说,公司太烂了!私底下公司被员工称为中关村最好混的公司。那些因为公司烂而在外面开自己的公司或者卖项目赚黑钱的员工甚至也憎恨公司,那些好逸恶劳在公司混日子的员工最后也憎恶公司。当然那些正经干活的员工更是一肚子的牢骚。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将心比心,员工不该如此呀!又是召开高层、中层、基层员工会搞研讨、找根源,又是花巨资给全员做培训。结果是出来一批批评家、一批理论家、几拨队伍搞论战,人人都在谈管理、谈公司问题,会议室成天炮火连天,打得不亦乐乎,楼梯口烟雾缭绕,老江湖冷眼旁观。搞得乌烟瘴气,人心涣散。
后来老板赔急了,顾不上苦心经营的好人名声,下决心把那些老员工清理出去了,重新换了一批新员工,公司倒逐渐有了起色。
我跟那家公司的很多老员工深入地探讨过公司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什么管理、文化、考核问题等等,说什么的都有;后来我仔细梳理发现,公司真正开始衰弱,是在老板开始实行人性化管理的时候。那时,公司的经营形势好,很赚钱,正赶上大刮人性化管理之风。人性化管理,给员工宽松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听上去是一个极好的管理思想。于是,公司开始提出愿景:服务用户、成就员工。老板开始圈定一批有贡献的员工名单,号称不管他们绩效如何最低保障他们每年不低于20万的收入。同样的,对销售的考核也放松了,任务能否完成,工资照样拿全;对服务人员的考勤放松了,早来晚来,都不用担心。
总之,公司的环境很宽松了,销售人员十天半月不露面是常态,什么商务、库房、技术、财务服务部门越来越像衙门。依靠积累,公司依然赚钱,日子依然过得去。等过了两三年,发现销售额急剧下滑,早已被行业内的其他几家公司甩在后面了。人性化管理让一些聪明的销售人员一眼能就找到制度的漏洞,拿着公司不菲的收入,开着自己的公司。这种荷包立刻鼓起来的示范效应很快让其他有能力的销售人员效仿起来。而公司的服务人员因为人性化管理却任性起来,本来他们是服务销售的,结果倒过来销售人员得求着他们干活,新进来的员工就可怜了,求他们办事得看他们心情,动不动晾上二三天或者敷衍一下,于是新员工很快学会了要么不干活,要么干私活。
公司里有一批清谈不干活的人,整天跟老板谈战略、谈管理,混得如鱼得水。而真正闷头干活的人,要人人调不动,要激励激励得不到,年底一算收入跟那些混日子的差不多,跟那些赚黑钱的更没得比了。有两个部门的销售经理拉着手下的销售人员在外面做公司,营业额做到四五千万,还让公司养着他的人员、供着市场费用。赚钱的活儿都拉出去了,不赚钱的都放在公司。
有一年,老板一狠心,把提成的比例翻倍,指望销售人员慢慢地收了性子,通过正当的途径赚钱,可是销售人员得了赚黑钱的甜头,心再也收不回来了。每年年会老板都要自豪地提一下在公司工作的老员工的人数,当他推心置腹地恳请这些老员工收了性子,重新一起奋斗,把公司做上市,也来成就他们自己的时候,他们已经是无动于衷了。
有人说集成公司就这样,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客户在销售手里,不可控。但是行业内其他公司也是如此,为何没有出现这种严重的后果呢?
我们从诸葛亮治蜀来找一些启示。
刘备夺了刘璋的地盘后,诸葛亮颁布法律,严刑峻法,法正觉得不合适,找来理论,说是“刑法峻急,刻剥百姓”,并造成“自君子小人常怀怨叹”的恶果。诸葛亮解释道:“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奉承,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威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也就是说,以爵位拉拢,爵位总有到头的时候,封赏的多了,爵位也就不值钱。顺着他们的心思给以恩宠,恩宠一旦到了头,他们就会疏远惰慢。
再讲一个例子,隋朝大将杨素性残酷,随便拿住士卒的小错便杀掉,可是士卒们却愿意追随他,原因是他对士卒微功必录,士卒不用担心文吏从中作梗。这可是真实的人性!
人性化管理不是放任员工,其核心是要让有能力的员工获得充分的施展和成长,获得与之对应的收益和肯定。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