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1-作者:宋晶-山西太原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R1(-1):角色在规则下必须做的事,数学逻辑特征值为(-1,0),R1(-1)意思为违反了规则范围内的事情,属于角色责任低阶的表现。比如:公司规定九点上班,小王九点半上班,小王迟到属于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做到,属于R1(-1)。


     培根在《习惯论》中说过:“态度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那么,请大家来想一想,为什么说习惯决定着性格呢?究竟人的生活习惯在对于性格养成方面是否如培根所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呢?或是说我们到底要不要培养好习惯呢?

    在本节的学习中,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想想为什么说习惯决定着性格?接下来我将会与大家一同分享几个身边的小故事,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指导和答案。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困电梯的经历,假如你现在被困电梯你会怎么做呢?

     今年有部特别火的电视剧叫《欢乐颂》,有一集五位美女主演乘坐的电梯发生故障,五位不同性格的美女当时做出的第一反应各不相同。性格开朗,喜欢贫嘴的邱莹莹在大家都心情紧张的情况下,为了缓和气氛,普及各种电梯事件,结果反而令众人愈发恐慌。这时,冷静沉稳的安迪提示大家尽量保持镇静、实施自救方案。

 

     首先,不要拍敲电梯门;接着,她科普了一个电梯自救小常识“电梯停在16层,把下面每一层都摁住,就算电梯急速下降,也会因为恢复制动而停下来,也就是说将有十六次获救的机会。”

     最后,在静待救援的过程中,把鞋脱掉,头和背部紧靠厢壁,双腿微微弯曲,这样的话,就算是电梯急速下坠,我们都能够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安迪简单扼要的三句话就让电梯中的其他四人都冷静下来,而且直达要点。


 

      前几天有位初三的学生因为被困电梯事件上了报纸头条。

      10月份的一天晚上,初三学生小孙放学回家途中,被困电梯。到获救前的近5个小时,他先是按照安全常识迅速按键防止电梯下坠,然后试着自救,从门缝里递纸条求救,在消防官兵破梯救助前,小孙在电梯里写完了作业,一时间被同学们称为“淡定学霸哥”。

      小孙接受采访时说“我当时采取了所有安全措施,还将纸条递了出去,最后就只能坐等人来救我了。于是我拿出书和作业本铺在在腿上,先从数学开始,然后是物理、语文,后来把该背的东西又默背了几遍。从电梯里出来之前,每科作业我都写完了。”

     小孙的老师介绍,小孙今年14岁,聪明好学,学习在班级里中上等,心态很阳光,自理能力特别强。每天回家完成作业快,自己的事务基本都是自己处理。

     在这次事件中,我们不禁思考,每个人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决于他自身处理问题的习惯。被媒体和外界称赞着的,被困电梯还能想出完成作业的行为,其实简单来讲只是他延续了自己的日常习惯而已。

 

     那么,再让我们来看几则媒体报道的事件:

   《小学生泡网吧,打游戏成瘾》

    两名11岁的四年级小学生,一起旷课玩游戏,父母以为他们离家出走报警,警方找到孩子后,只能对网吧做出相应的罚款。

    当天早上,两个孩子的班主任先后打来电话询问家长孩子为何还没有到学校上课。家长才发现孩子当天并没有进教室。于是他们在孩子常去的网吧、车站、饭店去寻找,但都没结果。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查找,在民警的帮助下,终于在镇上一网吧的包厢内找到两个正专心玩游戏的男孩。

    在网络上对于孩子沉溺网瘾的新闻通篇都在强调孩子叛逆、不听话、不爱学习、任性等等字眼。让我们想想,当社会舆论谴责孩子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到底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再来看看这则报道《大学毕业生宅在家 三年不出门生活不能自理》

     今年24岁的小莉就这样过了3年。这三年来,最开始小莉在家就是上网,最近一年连网都不上了,只是睡觉。更令父母着急的是,小莉没有任何的朋友和娱乐,更别提出门了。而且小莉在家个人卫生都不能自理,吃饭也不规律。

父母对小莉的宅生活忍无可忍,旁敲侧击地告诉女儿,应该出去社交,想法找个工作。结果却激怒了小莉,小莉说谁都不要管她,谁管就和谁拼命。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以前在做人力资源招聘新人时,我遇到过一些大学生就是父母陪着来应聘的,甚至在她们入职后的一段时间里父母还会中午亲自跑到公司来给孩子送饭、送衣服的。

      当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谴责这孩子不懂事、长不大、不孝顺一类的评价。但是我们不禁要再深思一下:到底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也许大家会说啦,你看到的现象只是个例而已,大部分的孩子都还是不存在这些问题的。

那么,接下来的现象相对就更普遍了。

你有带孩子逛街或在小区散步时遇到邻居的情况吗?

当你想让孩子问叔叔好、阿姨好的时候,孩子是如何做的呢?

经过调查数据表明:大约39%孩子会大方有礼、嘴甜、会来事,特别受大人喜欢;28%左右的孩子表现一般,大人问什么答什么,不主动沟通,也不用礼貌用语;27%左右的孩子表现胆怯、害羞,不敢说话,往大人身后躲或者转头不理睬;约有6%的孩子反而会做鬼脸、顶撞大人、转身跑掉这样的行为。

 

如果说把孩子是否会与人打交道看做是情商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再看另一种情况,在街道或公园一些公共场合,孩子随手乱丢垃圾、不讲文明不讲卫生,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的情况也都是情商决定的吗?

 

还有父母们最为头疼的孩子挑食的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在全国做过调查,有挑食行为的孩子大约在20%。

闲来听人聊天,我常常听到有人这么评价别人家的孩子:他家孩子毛病可多了,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特难伺候!

    当社会舆论谴责对准别人或者别人的孩子时,我们当然不痛不痒,把它当作笑话一样看待,但如果是舆论的矛头对准我们自己孩子的时候,你还能镇定自若吗?

 

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会议期间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他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回原处,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这位老人回答得简单,但细细分析,却不那么简单。

“东西放整齐”--给一生带来高效率,一切用品放置井然有序。“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朋友”--培养了他宽阔的胸怀,良好的人际关系。

"做错了事表示歉意"--这样处事的态度谁还会因为你的一点过失而不依不饶呢?这种知过就改的习惯和品格,必然带来谦逊、和善的情怀。

现在想来,孩子与孩子的差别更多的取决于后天习惯的影响。仅仅只有10%的先天基因差别,表现在容貌、体质上,90%的差别来自于后天习惯的养成!


传统思想里,我们都觉得习惯无非就是一种好的品德和教养,其实不然。一个人的习惯包含有四个方面:


第一,规则方面的习惯,比如:遵守规定、秩序、法则的习惯。在家庭里,制定了哪些家规?在学校里,学校有哪些校规校纪要遵守?在公共场所里,社会法规又有哪些?什么是我们必须做,什么是我们绝对不能做的。

第二,是关于目标方面的习惯,也就是制定目标后自我要求的习惯。包括学习成绩和工作技能、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比如:每天做多少练习,每天完成多少数量,每学期提升多少分?每周学会弹几首曲子?你努力的程度要达到多少?

第三种习惯,也就是我们朋友圈里常常看到的心灵鸡汤:你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有没有养成心里有他人的行为习惯,懂不懂礼貌、会不会说话、你对待他人是支持帮助还是冷眼旁观?在没有硬性要求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第四种习惯,理念,也就是思考的方向,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固有思想还是要创新尝试?是小人的利己思想,还是君子的博爱情怀?

      这都叫习惯。


(接下集)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责任单位:R=R1(-1)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行动“四做原理”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必须做,努力做,应该做,选择做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