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4-转自方志良的文章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2(N)+R3(+1)=+1:责任主体不仅工作能力相当强,工作效率高,业绩好,很优秀,而且很懂得团队协作,注重工作中的沟通反馈提示等,乐意帮助同事,是很让同事和领导放心和喜欢的责任动力表现。

方志良 的文章 请你谈谈,你是如何获得这次比赛金牌的?
请你谈谈,你是如何获得这次比赛金牌的?


一,我为什么会让座的(尽责任的)两种说法

乘坐公共交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了老人孕妇在我们座位旁边站着,这时,在我们心里一般都会有“我要不要给Ta让个座”的想法。

给人让座的这种行为本身,毫无疑问是一种尽责任的表现。那么,是什么机制促使我们大脑中完成这种让座的行为呢?换句话说,是什么触发了我们自己放弃舒适为他人让座的这种责任动力呢?“让座”作为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责任行为,但却蕴藏着责任矩阵思维理论最基本的原理。

当我们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让座?

此刻,在每个人大脑中瞬间会浮现出以下两种思维图式的一种或全部。

1,告诫自己:尊老爱幼是社会道德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应该遵守。因为如果我不让座,这种行为会遭到他人的白眼、谴责和指指点点。

2,看到老太太,就感觉像是看到我自己的奶奶,一种亲情的亲切感在情感上油然而生,从而驱使自我内心自发的去做。当然,此时让座行为本身根本就不是因为想到了什么社会道德的约束,而是因为自己的情感驱动了自己的行为。

上面两种大脑图式的说法,就代表着我们的两种责任动力思维,一种是责任约束力思维方式,另一种是责任驱动力思维方式。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个获奖感言的对话。

二,请你谈谈,你是如何获得这次比赛金牌的?

记者:“请你谈谈,你是如何获得这次比赛金牌的?”

A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不辜负祖国人民对我的培养与期望(当然也为了高额奖金,不便说而已),我必须全力以赴!”

B运动员:“这次是我最后的机会,如果拿不到金牌,回去我就要离开国家队(话来透露出要被开除的结果),我必须最后一搏!”

想想,我们喜欢听这两个运动员的哪种责任动力的说辞?

从场面上来说,第一种说法是从责任驱动力的角度肯定自己的成功,同时也肯定了他人背后的支持。虽然有时也会被人感觉很官话套话,有点做作的痕迹,但此刻这些话很符合大局的需要;第二种说法是从责任约束力的角度总结了自己的成功,同时也肯定了他人对自己的约束危机。虽然说的都是心里话,但一定会让领导难堪,场面上也有点不符合时宜。

责任动力是由两个基本纬度构成,它们分别为:1,约束力纬度;2,驱动力纬度。

在职场,有的人做的业绩虽然很好,但却并不受上级欢迎,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会说话。这类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责任约束力思维去总结成功或问题。比如,业绩不好是因为企业资源不足,打得不好是因为对手狡猾或裁判不公,而从来不会说也不愿意说这是因为自己责任驱动力因素做的不行或不到位的原因;相反,这类人只要有了一点小成绩,却又会反复强调这得归功自己的个人努力的结果驱动自己获得这次成功,而从来不愿意说这次成功的背后和组织与他人默默付出巨大的支持有关,生怕组织与他人抢了自己的功劳。

这次奥运会上游泳队队员与傅慧园“洪荒之力”不按套路出牌说真话的做法,貌似有点这个味道,虽然获得大家的喜欢,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在企业正式公开场合上,效仿这种随心所欲“无厘头”的说话方式。

一个成熟稳重的职业人士在评价自己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原因,大多数都会归功于自己与组织团队共同努力的责任驱动力的因素,而在失败的时候也会尽量少拿责任的约束力说事,当然过度的上纲上线也会显得做作不真实,两者有一个度。

这就是一个在职场懂得责任动力的驱动力与约束力和一个不懂责任驱动力与约束力要素的责任思维根本区别与做法。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第五层次:Ra(H)+Rb(H)=+1责任强强联合:R2(N)+R3(+1)=+1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责任4R矩阵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责任R=社会(组织)关系(Y轴)*社会(组织)行为(X轴)

X为责任动力系统,即社会(组织)所期待的社会(组织)行动或行动模式;

Y为责任静力系统,即社会(组织)行为指导、评价、判断、处置的规则系统。
因此根据责任两个维度,我们构建了责任(4R)矩阵,并提出四个责任单位:角色责任R1、能力责任R2、义务责任R3、原因责任R4概念。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