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作者:责商管理咨询

  青少年责商  交往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什么叫不合群?

讲起不合群,大多数人的记忆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一个场景:
寝室有一学霸,每天7点准时起床去自习,每天可以说是早出晚归,除了中午回来午睡,基本成天见不着人。大二下,还没选专业呢,就已经开始进实验室跟着老师做项目。而他一般回寝室以后就开始戴耳机听歌看视频什么的,有来窜门的同学一起聊天他基本都不加入,都在干自己的事情,即使我们聊天的时候谈笑很大声,他好像也不为所动。
每个人都有那些看似不融入的行为其实那是少数的聪明人做出的选择
你的合群仅仅是短视的行为。
而也曾经有一个宿舍,宿舍里面6个人。每当宿舍6个人都凑齐的时候,寝室长总会组织一个游戏,就是把6个人分成两组,每组3个人,组织大家打牌,或者有时候就大家一起开黑打dota。更多的时候,大家是相约好一起聚在寝室而非赶巧。
然后,一晚上就这样过去了。 
然后,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然后,四年就这样过去了。 
大家一定会想这6个人,大抵都不会混的太好。
但事实往往是一定有1-2个是混的非常好的,他们只是在该融入的时候融入,相比那种极端的书呆子,他们更有着自己的策略,所谓融入策略。
合群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即大家在干什么,我也就跟从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寂寞和不安往往会驱使人们这样做。但你以为你大学四年不孤单,当你毕业没有工作时,没有老婆的日子你会更孤单。 
所以,从根本上而言,你并没有了解自己,并为自己设立一个较远期的目标,而导致你的合群仅仅是短视的行为。而融入策略将使你合群于尽可能符合自己目标的事情。
举个例子,如果你室友在看综艺节目,你是选择看还是不看?如果你未来也希望从事节目、活动策划类型的工作时,那么和他们一起看并且作更多的准备,能让大家看的时候更high,你也能有所收获。这事情想的比较容易,但实际上很多人想不通。
理解融入策略该融入的时候融入才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他会中文,岂不是对他的工作很有帮助
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外国老师M先生,他已经来到中国约10年了,主要专长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看上去非常厉害的样子。然而有一天,我得知他在中国的十年中完全没有学习中文,至多能听懂部分对话,自己是不会说中文的。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奇,因为在一个国家定居10年却不学习当地语言,不是人们常见的选择。
“为什么老师来中国这么多年依然不学习中文呢?如果他会中文,岂不是对他的工作很有帮助?”.他表示:“他觉得自己可以用学中文的时间做其他更喜欢的事情,比如研究经济问题和搞乐队之类的。比起学习中文,可能做其他事情收获更大。”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以前一直觉得来到一个新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融入当地生活。融入的方式包括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本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吃当地的事物,等等如此。但是后来看起来,不尝试融入也有不尝试融入的生活方法,这也许是有道理的。
经济学的主流观点都是在西方体系下的而大多数中国的顶尖学者也热衷于发表英文期刊这才是不融入策略的基本出发点
还有素质的缺陷和自制力的问题
比如有人天生不喝酒或者性格孤僻,那这时候,选择不参加酒局或者集体活动也会让他自得其乐,也无可厚非。但更多时候,人们的不融入发生在时间效率的使用上。很多人不参加或者不进行某项行为源于他认为,这段时间我可以做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
比如常见的,中国人在国外通常学习理工科,这其实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全都数学好。和世界上所有人种一样,中国人有人擅长理科,但也有人擅长文科,并不是同质化的。但是中国人为什么出国后更多地学习理工科呢?本质原因还是因为理工科的融入成本低。数学的世界里,全世界的符号体系都一样。但是涉及到人文领域,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距就太大了,国人想要融入外国文化难度很高,如果不融入又很艰难,所以还是学理工科好。
如果当时你选择合群现在身边,又会是谁又会是什么景象

文章来源网络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二现象:R2R(两个责任主体)

责任现象学公式:R1(-1)2 R4(C)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责任人格系统思维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