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

授课老师:杜平平

授课时间:2019年11月11日

授课地点:责任动力学全国综合群


以下为授课内容: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进行责任动力学基础知识的分享,今天我们来讲讲责任动力学的主体内容:四种责任中的其中两种责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种是看得见的责任,一种是看不见的责任。

图:责任矩阵

看得见的是制度规则规定的责任。作为老师,必须要遵守教学管理规定,课前备课,按时上课,课后要批改作业;作为司机,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闯红灯,不能随意变道,不能酒驾;作为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办事,必须遵守公司考勤制度,必须九点上班,必须按时完成岗位要求的工作;………

以上那些事情如果我们做不到会怎样呢?老师做不到就会被通报批评,还可能会扣钱,司机做不到就一定会扣分交罚款,员工做不到轻者被扣钱批评,重则被开除。这种看得见的责任是在当下的角色或岗位上必须要做的事情,做不到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这种责任我们给它一个名词来概括,叫做角色责任R1,通俗理解为必须做的事情。

角色责任R1,做到了不会有奖励,我们用数字0来表示,0就代表零违反、零扣分、达到了及格线,但做不到一定会有惩罚,这个惩罚有大有小,形式各异,我们用一个数字来抽象统一,那就是-1。因此我们给角色责任R1赋予两个数字特征值,来表达角色责任的两种状态,即角色责任R1(-1,0)

那看不见的责任是什么呢?我们想一下,作为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时,他是不是还有一部分隐藏的责任呢?除了按学校要求授课,他课堂上是不是会跟学生互动,是不是会用有趣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不懂的地方去问老师,学生是不是也希望得到老师耐心而细致的解答呢?这些都是规章制度里没有提到的,如果一个老师不做,他不会受到学校批评和惩罚,但是如果他做了, 他是不是更受学生欢迎呢?

再看司机,在马路上开车,除了遵守交规,他是不是也有一些看不见的责任呢?比如在车辆较多时,他是不是会主动让其他的车先行通过,而不是一味往前挤?在摄像头拍不到的区域,他是不是也能够礼让行人?在别人不小心剐蹭了他的车时,他是不是能够心平气和地跟对方谈判?以上这些如果司机做不到,我们的交警也不会给他开罚单,但是如果他做到了,别人(车里的同伴、其他车的司机等)是不是也会给他点赞呢?这个赞可能是竖个大拇指,也可能是心里默默加分。

作为员工,除了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办事以外,在职场是不是也有一些看不见的责任呢?比如在打印房里一个新来的同事不会操作,你会帮他操作吗?你要去倒杯水喝,看见旁边同事的水杯空了,你会顺便帮他也倒一杯吗?在工作群里收到人事部、财务部的通知,你看到后会立即回复吗?发工作邮件时,你会考虑接收人如何快速浏览关键信息,从而对邮件内容排版做一些调整吗?这些都是制度规则里并未规定的,如果不做,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你做了,对方一定会对你表达感谢,给你点赞,可能他嘴上没有说出来,但心里也一定会给你加分。

综上,我们看到,不论身处何处、身负何种角色,除了看得见的角色责任R1(-1,0)外,我们还有一种看不见的责任时时处处在发挥作用,这种责任是自愿自发、不求报酬的,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做的事情,可做、可不做,做了人家会给在心里你加分,不做也没什么惩罚,这种责任我们用一个词汇来概括:义务责任R3

义务责任R3,如果不去做,不会有惩罚也不会有奖励,我们用数字0表示,这里的0就表示零加分、零主动、零反馈、零沟通,如果做到了,在人际团队关系中都是加分的,我们用数字+1统一表示。由此,我们用两个数字特征值来表示这种看不见的责任,即义务责任R3(0,+1)

生活和工作中,但凡存在角色责任R1的地方,必然就有义务责任R3的空间。制度能够管到一些东西,但总有制度管不到的地方,这个地方我们怎么处理?这时候文化就起作用了。

角色责任R1的特性就是强制性、惩罚性,是以制度规则(显性约束力)为导向的责任范畴;而义务责任R3的特性是非强制性、自愿自发、不求报酬,是以道德文化(隐性约束力)为导向的责任范畴。

职场上我们说靠谱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特质,特别是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给人一个靠谱的印象是他职场发展的第一步,如果老板、同事看不到你的靠谱,谁会放心把更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呢?那么塑造“靠谱”的特质,需要做什么?第一步就是要做好角色责任R1(0)。制度规定的,你规规矩矩遵守了,老板布置的工作,你踏踏实实一项一项完成了,如此别人就会认为你靠谱。

角色责任R1看起来是最简单的责任,就像西游记中沙僧挑担子一样,只要按照公司既定要求去做就行了呗,不需要考虑太多,不需要达到特别出彩的效果,只要做了,就是R1(0)。但真正能够像沙僧一样十四年挑担子从无怨言、从不撂挑子的人多吗?其实不多。

越是优秀的人,其实越看不上角色责任R1,认为这件事太简单,谁都能做,我才不要做呢,殊不知,很多岗位的胜任力第一要求就是角色责任R1(0),比如人事、行政、后勤、财务,如果最基本的R1做不到,那你就无法胜任这个岗位。

这几个岗位就是要每天面对各种零碎的小事情,面对各种表格、文档、邮件、通知、流程、格式等等,这些零碎的小事情一件不落、并且有序完成那就很不容易了,也就是这样的小事情,一个不留心,就容易犯错,特别是财务工作,一个小数点就可能会导致一个大失误R1(-1)。而每个人的工作跟其他人工作都是相互关联的,自己的一个R1(-1)失误就会影响其他上下游同事的工作,在一个大的活动里,一个R1(-1)失误就可能影响整个活动的开展。所以R1(0)看似简单,却也非常重要

抱怨岗位事情零碎繁杂的人,无法细心、静心地去完成每个小的R1(0)的人,可能他的责任性格根本不适合这个岗位,可以试着去做销售、设计等更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岗位。

责任动力学能够用数字来统一责任,同样也能够用数字来对管理词汇进行分类。词汇是文章和语言的最基本组成单位,一个人会说话,其实就是会用词,责任动力学对词汇的分类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说话的技巧。

给大家一个小测试:


从下面的词汇中找出哪些是角色责任R1(0)的词汇,哪些是角色责任R1(-1)的词汇。


规范 违反 制度 踏实 务实 诚信 迟到 打架 准时 偷盗 闯红灯 本分 犯罪 守法 规矩 老实 流程 标准 醉驾 失信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义务责任R3。刚刚谈到靠谱,我们说达到靠谱的第一步是扎实做好角色责任R1(0)的工作,那么只是这样就靠谱了吗?很多管理者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员工是踏踏实实完成了交代的工作,但是上级并不知道他是否完成,于是会追在员工屁股后面问,必须要上级去问,员工才会说。

这里就是一个问题,只是做好角色责任R1(0)只是做到了靠谱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汇报、反馈、沟通,这里的“汇报、反馈、沟通”就是义务责任R3(+1),这个动作是考虑到上级的感受,他给我布置了工作,我完成了也应该跟他说一声,好让他安心,不然他就会心里一直悬挂着这件事。

这是以人际协作为导向发出的行为,因此是义务责任R3(+1)。如果公司有10个员工,懂得执行完要汇报的可能不到30%,如果你能做到,你就是老板眼中最靠谱的那个。

所以真正的靠谱是:执行R1(0)+反馈R3(+1)=+1 靠谱

这里再给大家一个测试题
从下面的词汇中找出哪些是义务责任R3(0)的词汇,哪些是义务责任R3(+1)的词汇。

团结 协作 冷脸 分享 反馈 忽略 沟通 互助 热心 无视 热情 耐心 冷漠 拒绝 爱答不理 嘲讽 不回复 辱骂 尊重 友善

通过刚刚对靠谱一次的解释,我们发现,角色责任R1(0)和义务责任R3(+1)之间是存在逻辑公式关系的。

接下来再跟大家分享几个职场案例故事,来说明职场上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运用这两种责任来自我提升和管理员工。这些案例在我们《责任动力学》一书上都是有的,感兴趣的可以去京东购买。

先讲一个保安升职的故事,这是我们群内学员东华大学张克兢博士给我们分享的他们学校的故事。

他们学校的保安队规定,每次老师开车上下班经过校门口的栏杆时,所有人都要跟老师们道一句“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有一次,张博士早上开车通过校门口的门岗时,听到里面的保安说“张老师,早上好!”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我们会有什么反应,一般人一定会很惊讶,以前都是泛泛地说老师好,今天竟然加了姓,难道这个保安认识我吗?张博士惊讶地抬头看了一眼这个小保安,他并不认识啊,于是他对着保安笑着回了一句早上好,就开车进校园了。后来一段时间他发现,每次只要是这个小保安值班,他就总能听到“张老师早上好”,其他小保安都是说“老师早上好”。他感到很好奇,于是就问办公室的同事,看这个小保安是不是谁家的亲戚,之前是不是见过他。问了一圈,发现其他老师也对这个事情感到困惑,但这个小保安并不是谁的亲戚。

半年后,他们发现这个小保安被提拔成保安副队长了,从那时候起,所有的保安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张老师,早上好”、“李老师,早上好”。原来啊,每次老师的车经过时都会打卡,打卡是保卫室里就会显示这个老师基本信息,包括姓名、院系、职称等。这个小保安跟其他保安的区别就在于他细心看了一眼信息。

学了责任动力学之后,张博士参透了其中的规律,便把这个案例写成了文章。

为什么这个小保安能够晋升呢?是因为他跟其他保安一样规规矩矩按照要求做角色责任R1(0)吗?不是的,除了R1(0),他还细心观察,并且做了义务责任R3(+1)。一个泛泛地“老师好”跟加上姓之后的“张老师好”差距在哪里?差距就在一个姓引起了来往老师的心理对象,这个姓一下子拉近了保安跟老师的距离,也让老师感觉后更多的被尊重和被重视,会给他们一天的工作带来一个意外的好心情。

保安晋升的责任底层逻辑思维公式:

R1(0)+R3(+1)=+1


从这个保安被提拔为副队长后,所有保安都变成了“张老师好”,这是什么?这就是管理的升级啊,整个保安队的素质提升了,这个提升就源于把一个人的随机性的、偶发性的、好的做法义务责任R3(+1)变成所有人固定的、常规的、统一的做法角色责任R1(0)。

职场如何为自己创造机遇?义务责任R3(+1)往往是费力最小的方式,这就是职场责任情商的底层逻辑思维。

再来一个职场案例,也是来自我们学员的责任动力学案例分享,为了方便表述,我用第一人称来讲:

2015年,我突然接触了一个年轻人,他侃侃而谈,看起来对很多问题都有着独到的见解。然而,当我问他在哪里高就时,他却支支吾吾不肯说。最后,他和我说:自己已经连续被三个公司解雇了,现在待业在家。

 

我很惊讶,于是便问起其中的原因。


原来,这个年轻人从小就很独立,也不太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在公司里的人缘一直都不是很好。有一次,办公室决定聚餐,主管找到他让他订饭店,谁知道他却说:“领导,你找别人吧。我晚上还有事,这次活动就不参加了。”


主管原以为,他的确是有自己的事情,因此没做勉强。不过有一个同事说:“哎呀,你可真扫兴!哼,不去也不帮我们订饭店!”口气里透出了一丝玩笑。


过了一段时间,他所在的部门接到了一个重要的项目,为此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有一天晚上,所有人都还在忙碌之中,他却站了起来要离开办公室。主管说:“大家这么忙,你看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就搭把手,毕竟这是咱们整个团队的活。”


谁知,这个年轻人却回答道:“为什么?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我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安排。”说完,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公司。


这个年轻人原以为什么事情都没有,但三天后,他接到了离职的通知书。

听完这个案例,有没有觉得这样的年轻人很熟悉?没错,公司里这样人的很多,他们觉得按照劳动合同法,他完成了公司要求的工作角色责任R1(0),觉得这就够了,认为让工作占据自己的生活时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于是只要本职以外的一律不委屈自己。当然,不参加工作之余的团体活动并不是错R1(-1),但他只看到了职场中看得见的角色责任R1,却没意识到职场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责任义务责任R3。

看得见的角色责任R1决定你能给留在这个公司、这个岗位上,看不见的责任义务责任R3决定你能否更进一步,从基层跃到管理层。试想,如果一个管理者每天都是按时上下班,休假的时候不回消息、不接电话,他的下属需要的时候找不到他,他部门的工作该如何开展?他的下属没有了主心骨,团队凝聚力又该从何谈起?晋升是什么?晋升不是因为把你提拔上来你才去胜任这个岗位,而是老板看到你身上具备可堪胜任那个岗位的特质,他才会提拔你上来。

这个年轻人职场责任底层逻辑思维公式:

R1(0)+R3(0)=0 被辞退


刚刚我们讲了两个案例,保安的升职和这个年轻人的被辞退,他们两个人的责任底层逻辑思维公式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看到他们两个人同样都做了角色责R1(0),都按照公司的制度要求完成了他的本职工作,两个人的区别在于哪里呢?在于看不见的责任层面,在义务责任R3层面,一个人做了,一个人没有做。做了的那个人,他在一定时间积累之后,他自然而然会晋升,没有做到那个人,如果他没有被辞退,那他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可能一直是一个基层员工,因为R1(0)是一个基层员工胜任力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想到更高的岗位,那你必须要有其他的责任来为你加持,为你做一个助力、增值。

刚刚我们讲了角色责任R1和义务责任R3,他们的这种以加号+为逻辑关系的两个责任公式。那其实R1和R3两种责任的逻辑公式其实有四个:


① R1(-1)+R3(0)=-1
② R1(-1)+R3(+1)=-1
③ R1(0)+R3(0)=0
④ R1(0)+R3(+1)=+1

问:这个公式的结果可以理解为括号里面的数字相加吗?
答:可以这么了理解,但不是特别准确。因为我们这个毕竟不是数学嘛,所以肯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字的加减,我们是用数字来标注行为的,所以最终其实是两种行为组合之后的一个结果,这个是我们根据客观规律进行的总结。

对于一个基层员工,他在看得见的责任和看不见的责任层面,他的行为状态会有四种:

第一种,他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完不成,达不到岗位最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呢,他又不团结同事,他又不愿意给别人提供帮助,这样的人一定是会被淘汰的;

第二种,虽然他不能够按照制度规则来做这个事情,或者是他完不成自己的工作,但是他能够团结同事,他喜欢给别人帮忙,他非常热心,非常热情,人际关系处得特别好,人缘特别好,身边的同事都特别喜欢他。但也正是因为他太热心了,他可能每天帮这个帮那个,最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给丢掉了,最后一天下来,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完成,所以最终他也是-1,这个-1的意思就是他没有完成工作,一定会受到惩罚,或者是会被批评,总之是有一个-1的结果在的。这样的人我们其实是可以培养的,因为它有一个优点在这里,他的缺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沟通、引导来让他补足。

第三种人呢,就是公司给我布置的本职工作,给我布置的岗位任务,我能够按时的完成,一丝不漏地完成,但是如果我的同事想让我帮个什么忙,对不起,我很忙,我没有义务帮你的忙,或者是上级领导给他布置一个岗位职责以外的工作,他会问“这是我岗位职责以内的吗?如果不是,对不起,我不做。”这样的人,他的义务责任R3为0,就像刚才案例中那个年轻人一样,他的职场最终结果就是零,不会受到惩罚,但是你也不会有增值,不会有晋升,不会有发展。这样的人如果,他几年以后一直是样的话,那他的职场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

第三个公式,其实我们还有一个词来解释就是本位主义者,其实我们看到越是大公司,组织架构越是稳定的公司,这样的现象其实是越多的,因为每个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分工已经非常非常细了,公司的制度管理已经非常非常的严谨和完善了,所以大家都是每天在忙于做自己的本职工作R1(0),对人际之间的一些沟通反馈、者互帮互助,可能就会忽略掉。这其实也跟公司整体的发展阶段有关,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出现这个问题。

最后一种人,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靠谱的人。能够按时完成工作,同时还能够去帮助同事去做一些事情,或者执行完记得及时反馈,或者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懂得及时跟上级、同事进行沟通,同时也会帮助人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等等。

那这个阿三R3对我们职场来说是非常加分的一项,R1(0)+R3(+1)=+1,最后的+1就是别人认为你很靠谱,愿意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做,有什么项目都愿意跟你一起合作,或者是在晋升的时候,你的上级会优先考虑到你。因为你是最让他放心的,你在他心目中,不仅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能够团结同事,而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是需要有这个R3(+1)来维持团队关系和团队氛围的。

关于这四个公式,欢迎大家来分享自己遇到的过的责任底层逻辑思维公式的的职场案例:

R1(-1)+R3(0)=-1 被淘汰
R1(-1)+R3(+1)=-1 可引导/培养
R1(0)+R3(0)=0 本位主义/可引导
R1(0)+R3(+1)=+1 靠谱!

责任动力学创始人方志良老师补充:

如果把责任动力学与责任现象学比做音乐,第一课个体行动与社会行动,个体行动好比是普通的说话,社会行动就是音乐唱的旋律变化的基础。第二节课,开始找责任音乐的每一个音符与高低音结构,四种责任的四做原理八个高低阶就是音乐音符1234567,CDEFGAB。比如,R1(-1),R1(0)是角色责任必须做(按照制度规则要求的最基本的责任)的高低阶R1(-1,0)。


第二课,角色责任-必须做的企业管理与培训运用的逻辑。

说说责任的边界问题,否则再强大的责任心对职业发展也无济于事!

1,角色与责任
2,角色责任
3,必须做
4,以制度规则为导向
5,没有责任边界就没有责任心
6,负激励,做工作清单减法
7,责任底层数字逻辑思维

角色责任必须做是责任心的责任边界思维,反之,建立责任边界思维也是责任心的第一个底层逻辑思维。

把角色责任(必须做)能够说的透彻的唯一底层结构就是运用数字符号语言体系R1(-1,0)【-1表示没有做到法律法规制度规则要求的必须做的;0表示员工做到了岗位职责、制度规则要求,0差异,无差异】。-1是角色责任低阶特征值,也是企业绩效管理特征值的非值,0是角色责任高阶绩效的真值。

这个我来给大家从学术规范角度来补充说明Ra(L,H)+Rb(L,H)={-1,0,+1}的责任公式表达式。

众所周知人们在生活中,或者员工在企业中犯错误往往不是单一责任现象。比如张三和李四在鸿利光电企业里是好朋友,有一天李四上班迟到了,让张三代为打卡,张三欣然接受,哥们这点小事都不是事。结果HR总监罗总监发现,李四并没有到,通过录像发现是张三帮忙打的。这个时候,罗总监并没有像其他没有学过责任动力学的总监那样劈头盖脸痛骂一顿,而是告诉张三,你心地很善良,又乐意帮助同事,这点很值得我们所有同事学习,但责任必须要有是非对错的责任边界思维,今天我们告诉你,你帮助李四本质上是对李四R3(+1),但你帮人作弊打卡就是R1(-1),这样一来R3(+1)+R1(-1)还是=等于-1。

张三对李四负责是R3(+1),你对公司却是不负责任的R1(-1)。

好了现在,用力学原理告诉大家Ra+Rb=?

力是由A与B之间相互作用,可以用矢量(数学里是向量)表示,矢量三要素:AB相互作用点,方向,大小。


责任动力也是一样,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后面要学的),方向,大小。任何责任都具有方向性,拿角色责任必须做来说。R1(-1)表示违反制度规则的要求,R1(0)表示遵守制度规则要求。这好比,开车在路上,闯红灯就是司机(角色)责任R1(-1),可以理解R1(-3扣了三分),R1(-300块钱罚款),如果从来没有闯红灯,一直遵守交规那么一年来就是R1(0,0罚款,0扣分),简单易懂乎?!

责任有两个空间,一个法律空间,一个是道德空间,用责任动力学规范学术表示,法律空间是显性约束力,强制约束,道德空间是隐性约束力,不强制。故而两个责任空间有两个正反面,法律空间正反方向的强制性就可以用(-1,0)表示,-1必须负激励处罚;(0,+1)表示道德没有强制处罚,0表示没有强制处罚,+1表示道德赞许的责任做法。

故而,R1+R3=(-1,0,+1)是表示一种责任现象中存在两种一高一低,或双低,双高的责任单位,=后面分别表示一胜一负等于0或-1,双低肯定是-1或0,双高才是+1增值的责任表现。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这一个星期区分R1(-1)与R3(0),分别找十个以上的工作与生活中的责任现象案例,再找R3(+1)与R1(0)单独的责任现象案例。就像学习钢琴一样,先练习CDEF,一周后,大家开始掌握单R思维,这个熟练后是决定大家未来培训授课的睿智反应与案例分析的底层逻辑思维。

这是精湛与平庸的培训师或管理者水平的分水岭!

掌握责任数字符号语言底层逻辑思维让人具有问题透视能力!

管理案例训练:

请用责任底层逻辑思维公式来解读以下管理现象。


1、小王在办公桌前打字,一个应聘者过来问小王,HR在哪个房间,小王头都没抬,毫无表情右手一指,继续工作。


2、小李开车去公司的路上,看见一个客户正在朝向公司走去,小李连忙招呼客户,把车停在公交车站(非停车区)接上客户,客户很开心,也很感谢,事后,小李被交警罚款。


3、销售部小李每一次把客户诉求反馈的邮件都是直接转发生产部,但没有任何微信或电话通知提醒。


4、小李上班不仅迟到,被值班经理批评后还嘲讽值班经理管的真多,拿老板多少钱管的像真的一样。


5、小赵是一名医生,在病人家属没有签字时就给病人做手术,事后,病人家属不认账,医院也处罚了小赵。
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平台提供商)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